驅逐霧霾,四城18縣市區同建禁煤區
為打贏今冬明春空氣質量保衛戰,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,北京、天津、保定、廊坊將有序加快建設國家“禁煤區”,基本淘汰城鎮地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。
打贏空氣質量保衛戰 四城將共建國家“禁煤區”
為打贏今冬明春空氣質量保衛戰,10月20日下午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召開第七次會議,會議提出將在北京、天津、保定、廊坊建設國家“禁煤區”。
會議對做好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出了部署,提出京津冀核心區重點治理燃煤污染。北京、天津、保定、廊坊將有序加快建設國家“禁煤區”,基本淘汰城鎮地區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。
四城將加快建設國家“禁煤區”
根據今年5月印發的《大氣十條》強化措施,到2017年,北京市PM2.5年均濃度要降至60微克/立方米左右,其中南部四區(豐臺、通州、房山、大興)要達到65微克/立方米左右,天津市達到60微克/立方米左右,保定、廊坊分別達到77微克/立方米和65微克/立方米左右。
為完成該目標,強化措施中提出一系列強化舉措,其中備受關注的就是在京津冀劃定禁煤區和煤炭質量控制區。根據計劃,將以京昆高速以東、榮烏高速以北,天津、保定、廊坊市與北京接壤的區縣之間區域劃定為禁煤區,除煤電、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企業外,2017年10月底前,完成燃料煤炭“清零”。京津冀區域禁止銷售超過三地煤炭質量標準的燃料煤炭。
力爭提前完成老舊車淘汰任務
前9個月的檢測數據表明,區域的二氧化氮污染比較突出,七省區市的70個地級以上城市中,29個城市二氧化氮濃度出現反彈,這與老舊機動車數量多、新車增長快等原因有關。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辦公室建議,各地結合實際,力爭提前完成黃標車、老舊車的淘汰任務。同時統籌安排執法聯動,嚴查嚴管重型柴油車污染排放和油品質量,政府出資更換出租車三元催化器。
此外,按照環保部的統一部署,位于污染傳輸通道的河北、山東、河南等省的18個城市和北京市、天津市,確保在10月底前完成10萬千瓦及以上煤電機組的超低排放改造。同時進一步制定細化措施,對水泥、鑄造、磚瓦窯行業,以及未達到要求的火電、鋼鐵企業,自11月至明年1月,實施錯峰生產、壓產減排。玻璃行業的燃料用煤全部更換為電等清潔能源。
河北省大氣辦日前印發《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強化措施實施方案(2016-2017年)》提出,到2017年,全省PM2.5年均濃度達到67微克/立方米,較2015年下降13%。方案提出,河北將加強與北京、天津市協防共治,大力推進“電代煤”“氣代煤”工程和燃煤小鍋爐淘汰。
方案提出在六個方面持續改善空氣質量。包括加快推進重點區域無煤化和燃煤清潔利用,將京昆高速以東、榮烏高速以北至廊坊、保定市與北京接壤的縣市區之間的區域劃定為禁煤區。其中廊坊市包括廣陽、安次、香河、三河、大廠、固安、永清、霸州、廊坊開發區等9個縣(市、區);保定市包括涿州、高碑店、白溝、定興、淶水、容城、雄縣、易縣、徐水等9個縣(市、區)。明年11月起,除煤電、集中供熱和原料用煤企業外,禁止使用燃料煤炭,嚴禁新建以石油焦為燃料的發電項目。全省區域不準銷售質量不達標的燃料煤炭。
此外,河北還將采取過剩產能壓減和違規項目關停淘汰的措施。加大鋼鐵產能壓減力度,2016年壓減煉鐵產能1039萬噸、煉鋼產能820萬噸、水泥產能150萬噸、平板玻璃產能600萬重量箱。加強對工業園區和特色產業聚集區內小企業、小鍋爐的污染整治和執法檢查。
方案還提出,全面實施工業企業達標治理。建立“高架源”排放清單,“一企一檔”制定整治方案,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“高架源”企業實施停產整改;專項整治重點行業,開展焦化行業污染整治,2016年、2017年分別壓減煉焦產能1240萬噸和1029萬噸;強化重污染天氣和采暖期應對措施,完善重污染天氣聯合預測預報機制,建立河北省及周邊區域污染傳輸監控預警系統;抓好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事項落實,對中央督察組督察反饋意見歸納整理出的47個問題,實施清單式整改。嚴格落實去產能要求,嚴控高耗能、高排放新增產能。
石家莊削減冬季大氣污染“峰值”
近日,石家莊出臺《關于加強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見》,明確提出今年石家莊市區禁止散煤經營,二環路以內散煤“歸零”。
《意見》要求加快對市區部分燃煤供熱發電機組和燃煤供熱鍋爐替代,對熱力管網不能覆蓋的區域,加快“煤改氣”、“煤改電”,確保今年市區二環路以內實現散煤“歸零”。加大排查力度,嚴禁主城區集貿市場、批發市場、個體經營戶、房屋租住戶燃用散煤。石家莊市區及正定縣、元氏縣等區域,禁止散煤經營。對列入搬遷計劃的石鋼、華藥、石藥等重點企業,一企一策,盡快研究確定支持企業搬遷的政策措施,確保企業按期完成搬遷改造任務,2017年底前完不成任務的,一律停產。
同時,石家莊市將從統一標準、提高工業污染源減排比例、機動車限行尾號與北京市保持一致等方面,修訂完善預案。